扇子起源于中国,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。在数千年沿革演变中,于实用一途外,又沾染文学、渗浸书画,在狭小空间以大片风物景观入画,咫尺千里,以小见大,蔚成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——扇面书画。

明成化年间,折扇成为扇文化主流,这种收拢后仅尺余的怀袖雅物倍受士大夫们推崇,扇面用书画装饰已极普遍。明代的许多大书画家如沈周、文徵明、董其昌等都有大量箑头佳作问世。扇面艺术发展至清代到达巅峰,画扇名家“四王吴恽”,各种风格流派异彩纷呈;尤其是一些市民文人的扇面画,妙趣横生,形成了与宫廷画师风格迥异的一代画风。

一池水墨,在中国的这方砚台中,静静旋绕了三千多年后,仍然保持着它的温润和澹然,在这一个纪元、在下一个纪元,继续旋绕、研磨着。研磨了那些盛唐的山水云天,那些大宋的楼阁亭台,那些明清的花鸟虫鱼,那些真草隶篆了的象形文字,还有无数研磨者宁折不弯、超脱忘我的高贵风骨。远去的明清书画,就像一扇优雅的屏风,静静地退向了历史的角落之中,默默地隐匿了封存百年的家事,悄悄收拢着一个又一个遥远的故事与传说。

中国书画与其它传统文化样式一道,带着浓重的历史烟尘,也带着深厚的艺术沉淀,融入这个丰富多元的艺术当代。它企盼着广大民众不离不弃的挚爱,也呼吁一批有责任心的艺术家,不要忘记呵护这方古老的墨锭与砚台。一幅书画,两种画面。一面是历史,一面是现实。一面是书画,一面可能是空白,留给后人思考与填充。